中华经典 | 屈原《离骚》(程翔)
【往期选链】
“中华经典资源库”是一个展现、阐释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型公益视频资源建设项目,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为贯彻十八大“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实施《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启动的重大项目。其意义就在于从思想、情感和艺术等多个角度展现经典的独特魅力,发掘经典的时代意义,引领大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华经典,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离骚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讲解专家:程翔(北京一零一中学 特级教师)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欣赏屈原著名的诗作《离骚》。
屈原,何许人也?
屈原,生活在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我们一般都称他为屈原。屈原是楚国三闾大夫,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屈原一生主张联齐抗秦,主张美政,但却遭受了奸臣的陷害。《离骚》就是他的忧愁、忧思之作。全诗两千多字,三百七十句,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部分。
屈原的《离骚》是一首充满了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得非常完美的诗作。现实的黑暗、政治的险恶、命途的多舛,使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忧愤、激情。那么,这样一首充满了激情的政治抒情诗究竟好在哪里呢?我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欣赏。
第一点就在于它塑造了一个令人感佩不已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位抒情主人公——也就是作者屈原——他所抒发的情感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首先是表达了对自己不平命运的感慨。这首诗之所以非常地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作者运用了很多比喻来表达自己美好的理想、表达自己的追求。他喜欢去采集一些香草、一些美好的花,用这些来装饰自己。这实际上有一种深刻含义。他采集这些美好的植物,表现了他对于加强自身修养的一种向往、一种要求。他佩戴这些美好的饰物,实际上是在表现自己要永远地保持美好的品格。欣赏这首诗,还要注意他运用的比兴寄托的手法。诗里面的揽茝、芙蓉、芰荷,展现了种种美好的事物,表现了人美好的品德。另一方面,诗人还用一些事物来表现小人。所以诗里面美恶两个方面都具有。用香草美人来表现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品德,用恶草恶花来表现小人、奸臣,这就是比兴寄托的方法,实际上是把他自己的思想情感,把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恶、丑的批判,都寄托在这些事物中。从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屈原创造性地使用了比兴寄托的手法,对于后代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所能够看到的文献资料,首要的应该是司马迁在史记当中所写的《屈原列传》。司马迁对屈原十分敬仰,他专门为屈原立了传,在《屈原列传》里面司马迁这样写道:“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如果我们把这段话翻译一下,即屈原这个人他是楚国的同姓,何为楚国同姓,就是他跟楚王是同一姓的,若要追溯的话,楚王姓芈,屈原他应该也是姓米,并不像我们现在——比如他姓屈,就叫屈原——他的本姓应该是姓米,这就是“楚之同姓”。他担任的官——左徒非常重要。屈原的政治才能非常突出,尤其是在对内对外两个方面都表现出杰出的才干,对内他可以起草一些重要的法令法规,对外他又擅长外交,可以说是一位外交家。正是因为他有杰出的治国理政的才能,所以国王非常信任他、非常倚重他,把很多重要的事情都交给他去办。但往往人太优秀了就会遭到同行的嫉妒。有一个上官大夫内心嫉妒屈原的才干,有一次他见到屈原之后,便跟屈原说,把你写的那个东西给我看一看。屈原不给,他就去抢夺,于是两人就发生了争执。自此上官大夫从内心就更嫉恨屈原,经常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比如他说,大王,大家都知道,是您让屈原起草这些重要的文件,可是屈原自以为是,说要不是我,谁能写得出来呢?每一次屈原都夸耀自己的才干。如此这般,国王就很不高兴——屈原你才能再强,那还不是因为我重用你吗?如果总是自以为是,来夸大自己的才能,你置我这个国王于何处了。因而上官大夫的这些谗言就发挥了作用,于是“王怒而疏屈平”,大王生气了,疏远了屈原。而屈原他的不平遭遇,就从这里开始了。司马迁这样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屈原之所以写《离骚》这首诗,是因为他内心有悲愤,他如果不发泄出来,憋在内心里,就会十分痛苦难受。而现在他把它表现出来了,我们所感受到的就是一种长江大河般的、波涛汹涌般的气势,这就是诗歌创作的一个基本规律。屈原在这首诗里反复表达自己为了追求真善美是宁肯去死也无所畏惧的,正如他那句非常有名的诗句所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这样以死抗争,这样执着一念,值得吗?
屈原为了追求美好的事物,九死未悔。他那么执着,那么坚韧,也许有人会产生一个疑问:屈原这样以死抗争,这样执着一念,值得吗?这是一个带有冲击力的问题。如果我们结合中国的文学历史,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的文人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文人在遇到挫折、坎坷、打击的时候能放得开,比如像苏东坡,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有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是很旷达的,没有看上去那么执于一念,这是以苏东坡为代表的这一类诗人。另一类诗人,我们引用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表现出一种执着的信念、一种至死不变的追求,这样的人的用情用到了极点。这两种人,我们如果去追根溯源,好像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像苏东坡这一类比较旷达的人,可能是源于庄子,是老庄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而另一类人——“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这一类文人,他们可能是受了屈原的影响。这两类人他们在作品里面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明显不同的,当然这两类人并没有高下之分,他们的作品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前面讲到了比兴寄托的手法,在这里还要做进一步的探讨,屈原在《离骚》里讲,“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娥眉”是美貌女子的象征,“善淫”是说一个女子品行不好。当然,美貌的女子不一定就淫荡,但是说一个美貌的女子淫荡却很容易让人相信,这就是人的一种心理、一种变态的心理。屈原在《离骚》中用美貌的女子来自比自己美好的品德和杰出的才干。刚才在引用司马迁《屈原列传》的时候,我们提到了上官大夫“心害其能”,然后就采取了卑劣的手段,说屈原“平伐其功”,伐就是自夸的意思,说屈原总是好自夸,然后又说屈原认为自己非常能,这就像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一样。所以我们探求这首诗的比兴寄托手法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蛾眉这样一个特殊的意象来搞清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的意图。
屈原究竟是怎样来抒发自己情感的?
我们再结合司马迁的《屈原列传》来看一下作者屈原究竟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司马迁这样写道:“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也是一个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人,从这一点上看,他读屈原的《离骚》肯定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当然今天所欣赏的只是《离骚》这篇长诗当中的两小段,欣赏了他的写作特点,我们尤其感受到了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里面最有名的话,能够把它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
【收听】